医家通智慧养老平台助力老年人跌倒报警,守护长者生命安全
发布时间: 2023-07-06 预览次数:

2021年民政部发布了8项养老机构服务行业标准,其中一项为《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预防基本规范》,明确规定了养老机构预防老人跌倒的基本要求,跌倒风险评估的内容和要求、预防措施等。


老人跌倒报警是居家养老业务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服务,可以及时发现老人跌倒的情况,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然而,在传统的居家养老业务模式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使得跌倒报警场景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造成老人的安全隐患和滞后的救护响应。


首先,传统居家养老业务中,跌倒报警往往存在不及时的问题。

失能、半失能、独居、空巢老人等居家老人发生跌倒后不能及时被发现,无法立即发出报警信号,不能及时讲清楚位置信息,无法得到及时的救助。这主要是因为老人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跌倒情况或者无法按下报警器。另外,如果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没有24小时全天候的监控,也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老人的跌倒并提供救助。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造成老人的进一步伤害或者延误救护的时机。


其次,隐私难以保护也是传统居家养老业务中的一大困难。

跌倒报警往往需要老人配戴传感器设备或者安装摄像头,以便监测老人的行动并及时发出报警。然而,这种监测手段容易侵犯老人的隐私权,并引起老人的不适和抵触情绪。同时,老人的居家环境也可能受到监控设备的干扰,进一步影响了居家养老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最后,选品普及困难也是传统居家养老业务中无法逾越的鸿沟。


传感器设备和报警器的种类繁多,市场上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给老人和他们的家属带来了选择困难。选购合适的设备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而老人和家属往往缺乏对设备的了解和判断能力,导致选品普及受阻。这样一来,老人跌倒报警服务的普及范围就受到了限制,无法覆盖到更多需要关注和帮助的老年人群体。


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意外死亡外,还会导致大量的残疾,甚至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增加老年人的恐惧心理降低老年人活动能力,活动范围受限,生活质量下降。针对这些困难,智慧居家养老平台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医家通智慧养老平台采用了先进的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通过智能摄像头、智能床垫等设备实时监测老人的行动并自动报警,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1应对突发状况主动报警,保障老人的生命安全。

智能呼叫设备支持双向通话,遇到突发事件可主动呼叫,保障老人的生命安全。可以绑定亲情号、插手机卡进行语音通话,同时支持主动呼叫,保障老人的生命安全。还可以下载健康版app,实现随时查看事故一览、事故统计等功能。


2智能感知报警、保护隐私防泄露。

智能呼救报警设备,可以在无摄像头的基础上,无需佩戴、实时监护、实时定位,自动感知报警,保障老人隐私安全;配合医家通智慧管理居家安全大屏,进行声音提醒,如监测到异常数据,大屏会全方位进行展示,在医家通数据管理大屏上进行智能监控。


3智能设备价格优势易推广

医家通可以提供高性价比的跌倒报警设备,且低辐射易于推广,安全便捷、性价比高。


青海某养老服务中心,为辖区2400余名失能、半失能、独居、空巢老人及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家环境适老化设施改造服务,针对老人发生跌倒后不能及时发现、发起呼叫后不能及时讲清楚位置信息,耽误救援、实时监控无法保障老人隐私等问题,该服务中心接入医家通智慧养老平台以后,依托智慧养老平台智能硬件系统,为有行动障碍的老人配发了智能手表,老人居家或外出时,如果有跌倒的风险或已经发生跌倒,智能手环能够发出跌倒报警信息,自动同步到智慧养老平台及家属端,第一时间通知到家属或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老人可以按动手表上的sos紧急呼叫按钮,进行报警信息传递并发起主动呼叫,及时和紧急联系人取得联系。接到报警信息后,养老服务工作人员或家属可以根据设备定位信息,第一时间对老人实施救援。截止目前,该服务中心累计实施400余户,已处理紧急预警960次,安排上门实地查看及安全巡检300余次。


相比传统模式,医家通智慧养老平台的跌倒报警更加及时准确,不需要老人主动按下报警器,有效解决了不及时报警的问题;智慧养老平台也注重隐私保护,通过对视频数据的加密和严格权限控制,确保老人的隐私权得到充分尊重;智慧养老平台的设备选品更加标准规范,已经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认证,老人和家属可以更加有信心和方便地选择适合他们需求的设备。不仅给老人提供了更加全面和贴心的跌倒报警服务,还能使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居家养老环境。


点赞

众多媒体客户推荐的 智慧养老系统

医家通践行:为推动中国养老服务升级贡献一份力量

回到顶部